京ICP備2022018928號-30 投訴舉報:315 541 185@qq.com
隱私,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秘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隱私權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等的一種人格權。
法妞網友咨詢:
(資料圖片)
當隱私權被侵犯時該怎么辦?
江波律師解答:
隱私權包括以下四項權利:
(1)隱私隱瞞權:是指權利主體對于自己的隱私進行隱瞞,不為人所知的權利。
(2)隱私利用權:是指自然人對于自己的隱私權積極利用,以滿足自己精神、物質等方面需要的權利。
(3)隱私支配權:是指公民對自己的隱私有權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支配。
(4)隱私維護權:是指隱私權主體對于自己的隱私享有維護其不受侵犯的權利,在受到非法侵犯時可以尋求公力與私力救濟。
侵犯隱私權的行為具體表現如下(包括但并不限于):
1、以短信、電話、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安寧生活;
2、進入、窺視、拍攝他人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
3、拍攝、公開、窺視、竊聽他人的私密活動;
4、拍攝、窺視他人的私密部位;
5、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江波律師補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條的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未經同意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一)以電話、短信、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
(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
(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
(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等;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人格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權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規定請求行為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民事主體有證據證明行為人正在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害其人格權的違法行為,不及時制止將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有權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責令行為人停止有關行為的措施。